舍本逐末的典故:
战国时代,齐国为了和赵国增强外交关系,就派使臣会见赵威后。赵威后接过使臣的献礼,还没翻开信,就先问使臣说:“贵国的情形怎么样了?庄稼好吗?人民好吗?尚有你们的君王也好吗?”使臣听了,心里很不兴奋,就回覆说:“我是奉君王之命来问候你的,你不问我们君王的情形,却先问庄稼和人民,这样未免先贱后贵了吧!”赵威后笑着说:“你的看法错了,想想看,没有庄稼,哪会有人民呢?没有人民,又哪来的国君呢?岂非要先舍基础去问小节的事吗?”
“舍基础,问末事”这句话就被后人引申为舍本逐末,也就是没有注重基础,先注重不主要的事情。“舍本逐末”的意义和“舍本问末”有点差别,逐末是专门追逐细小的利益,就像商人做生意,不去注重投资的数目,反而先盘算细小的利益,效果为了细小的利润,损失了很大的投资。着实,这句针言是讥笑那些短视的人,不从远大的未来妄想,却斤斤盘算眼前的利益,效果因小失大,得不偿失。
【诠释】: 舍:舍弃;逐:追求。扬弃基础的、主要的,而去追求枝节的、次要的。比喻不抓基础环节,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。